木雕
台灣廟宇建築大抵遵照中國古建築營造形式,匠師們精心製作的木雕主要表現在各種木造構件與神龕上。
吊筒
吊筒位於簷口下,是懸在梁下的柱子,具有承接簷口重量的作用,它的末端常被雕成蓮花或花籃樣,所以又稱為垂花、吊籃。
斗栱
斗栱是中國漢族建築特有的結構形式,位於立柱與橫樑交接處,從柱頂加上一層層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結構叫栱。而栱與栱間墊的立體構材為斗,合稱斗栱。
雀替
「雀替」是傳統建築中的構件,位在樑和柱的交接三角處,除了具有一定的承重作用外,還可以減少樑、枋的跨距,或是增加樑頭的抗剪力,又被稱為「插角」或「托木」。其製作材料由該建築所用的主要建材所决定,如木建築上用木雀替,石建築上用石雀替。
常見雀替
獅型雀替
龍型雀替(左)
獅型雀替(右)
鳳型雀替(左)
鳳型雀替(右)
泥塑藝術
燦景(拱頭) 三川殿前簷下塑製一對『憨番扛廟角』泥塑
憨番扛廟角(左)
憨番扛廟角(右)
藻井
「藻井」是以不斷向中心懸挑的斗栱,交織成網狀的天花板結構,所以又稱「蜘蛛結網」。其外形炫麗奪目,是師匠展現高度設計與施工技巧的地方。常見得有八角形結網、四方形結網及圓形結網。
仁壽宮正殿四方形結網藻井
不斷向中心懸挑的斗栱交織成網狀
獅座
獅座是位於通樑上的木雕獅子,為了讓我們看到它,其面容略朝下,是較立體的木雕。除了獅座之外,也有以象座造型出現。
員光
員光原名灣栱、灣躬又稱垂樑、隨樑枋 ,是樑柱下方的木雕,其功能是加強樑柱結構的穩定,維持樑柱之間的垂直角度。因為面積最大也最醒目,所以員光便成為匠師們展現雕刻功力的地方。
神龕
神龕為供奉神明的地方,門面雕飾題材以龍、鳳、花、鳥等吉祥圖案為主,華麗精緻、美輪美奐。
神龕龍首木雕
神龕窗雕
神龕龍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