沿革

  根據《台灣府誌》記載,仁壽宮創建於明鄭時期。宮內主祀之保生大帝神尊為三百餘年前,明定國公鄭鴻逵之部將吳鳩山,隨鄭成功來台時,為祈求海途順遂,向福建省同安縣白礁祖廟虔心跪求,隨行奉祀,抵台之初供奉於吳宅。因大帝神威顯赫,地方信眾廣獲庇佑,乃有立廟之議,經信眾鴆資創立廟堂,並於清雍正二年(西元1724年)增建兩廂,規模始具。

  仁壽宮位於台南市歸仁區,轄境內祭祀圈分成五角頭,涵蓋八里,共十三座角頭廟宇,戶民數萬,是歸仁地區信仰中心,與地方開拓發展息息相關。

  多元社會變化日新月異,仁壽宮承夙典保存固有宗教事務之餘,亦致力厚植信仰新內涵與發揮時代新功能。經多年努力成效斐然,屢獲各界肯定,評選為「社區關懷暨宗教優質化」寺廟,奠定新時代的新價值。道教科儀中,祈福之功最碩,消災之力最顯之王醮與遊社,在社會急劇變遷中,仍保有豐富文化生命力,勉力傳承及發揚,因而通過文化部審核,將「南關線三大廟王醮暨遊社」公告登錄為重要民俗,並認定仁壽宮為該項重要民俗之保存者。